文章出處:人本教育電子報.出刊日期11/22(五)
語言不只是溝通工具
口述/鄭詩宗(高雄醫學大學講師)
【前言】
九年一貫施行鄉土語言教學之後,針對台語文學習的相關話題從來就是被沸沸揚揚地討論著。有人覺得,有國語、英語、鄉土語言那麼多種語言課程,對孩子來說負擔很大。但似乎從未有人在學習的「量」之外去探討過,究竟學習這些語言的背後意義為何?學習台語文,究竟是要去學會怎麼說,怎麼寫就好,還是它背後牽引出的文化景意涵?對此,《教改e點靈》廣播節目(見編案)特別邀請到在高雄醫學大學開設「醫學台語」課程的講師鄭詩宗,除了請他談談為什麼會開這樣的課程之外,並請他他針對台語文的學習內涵,發表看法,以下為鄭醫師的口述內容。
「醫學台語」課程的緣起
「醫學台語」的課程在台灣算是首創,會想開這樣的課,是因為大部分的大學都設有國語(華語)、英語、德語、日語等各種語言可以選修,高醫一年級的學生,更有四學分華語、六學分英語、四學分德語、四學分日語的必修。我在想,我們很認真去學那麼多種語言,但是學生在醫院遇到的,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講台語的患者,這個最迫切需要學會的語言,很多人卻反而不會,或是說得不好,聽不懂患者在講什麼。臨床上很多實際的經驗,都是因為講話方式不對,或內容不恰當,造成患者的誤解。
有一次,一個五年級的學生在醫院實習,很仔細地看完病歷後,發現病患心臟不好、心電圖有問題,GOT、GBT不正常(肝功能指數偏高),就很好心地跑去病床邊跟這位老先生說:「歐吉桑,你心肝不好啦!(台語)」歐吉桑氣的要命,說:「你這個醫生怎麼這樣,我也沒怎麼對待你,你為什麼要說我心肝不好?(台語)」
如果是一個台語很菜的人聽到,會覺得:「沒有錯啊!心臟就是心,肝臟就是肝,心臟和肝臟不好,當然就是心肝不好。」但是其實心和肝連起來,在台語裡有引伸意思,「心肝不好」代表的是心地不好,不善良,對人不夠厚道的意思。就算在國語(華語)裡,也很有可能會被誤解,至少在台語絕對不行。所以通常我們講:「你的心臟不好,你的肝也不好。(台語)」不會把兩個合在一起。這個學生本來是好意想用台語表示親切,結果因為不了解,反而造成尷尬。
這個不祇是沒有效率而已,有的時候還會造成醫療糾紛。有時問題很急迫,在生死之間,醫師必須不斷跟患者或患者家屬解釋,語言不通的話,有可能會出大問題。前陣子新聞報導,有一個台大的主治醫師,要跟父母解釋他的小孩有遺傳性疾病,他的說法是:「你的種不好。」對一個台灣人來講,「你的種不好」是很大的污衊,等於是把他們全家祖宗八代都罵進去了,說他們都是峱種的意思。你不能說,遺傳當然是「種」沒有錯啊!「種」就是爸爸遺傳給兒子,或是媽媽遺傳給女兒。但是問題是,跟文化結合了以後,這樣的話語就帶有污衊的味道。後來患者要告那位醫師,還是院長陪著醫師一起當面向患者道歉才解決。
連在醫學界滾了十幾二十年的主治醫師都會出這種錯,可見很多人對母語的掌握能力實在並不是很好。以上種種,都是促使我一定要跟學校爭取開成這門課的原因。
環境影響語言發展
一個語言的產生,一定是特定的人、加上特定的地理環境,才會產生出特定的語言。今天把台灣人送到北極圈,所創造出來的語言,一定不會一樣。台灣是一個海洋國家,在描述海洋生物的時候,有非常多豐富的詞彙;而華語在中國產生,是比較大陸性的,所以產生出來字彙不足以應付有關海洋的東西。譬如「螃蟹」,在華語只有一個詞,台語裡卻至少有十幾個專有名詞,代表各種不同種的螃蟹。如果你去東港或前鎮漁港,看到他們這樣一排排出來,每隻螃蟹長的都不一樣,如果只會華語,你只能說:「這是黑螃蟹,這是紅螃蟹,那是黃螃蟹,那個螃蟹身上有兩點」,沒有辦法用很適切的名詞叫它,因為這個語言不是在海邊產生的。
還有另外一個很好的例子:愛斯基摩人一年四季都跟雪在一起,所以他們發展出有關「雪」的名詞非常豐富;初春的,深冬的,剛剛下下來的,有將近二三十種雪的叫法,因為他們需要。如果你聽到是初春的雪,就沒什麼關係,反正很溫暖;如果是深冬,一直下,下好幾天、很厚的那種,就不一樣了,要準備很多衣服躲在裡面。就像我們不能讓漁民「黑螃蟹」、「紅螃蟹」的叫,要跟人家說你抓到了什麼,也總要說清楚,到底是哪一種螃蟹吧!
語言不只是溝通的工具
語言不只是溝通的工具,不能只是對譯過來就好了,還要考慮是否恰當。前一陣子華航發生空難,我媽媽看電視時跟我講:「最近主播都說壞話。」我看一看覺得奇怪:「沒聽到什麼壞話阿!妳聽到了什麼?」我媽媽說:「哪有人一直說『空難』、『空難』、『空難』,黑白給人罵。主播怎麼可以隨便罵人家?(台語)」因為「空難」在台灣話就是「空空」,是說這個人很沒有用,笨手笨腳的,給人看不起的意思。
每個語言都有自己的特殊性,跟在地結合後,有很澎湃的內在意涵,不是字都翻得對就好了。要是沒有常常使用它,沒有常常聽人說,甚至沒有東西可看,沒有自己寫,很難掌握語言真正的內涵。
每次台灣社會遇到族群衝突的問題,大家常會很簡單地說:「語言只是一個溝通的工具。」事實上,那並沒有碰觸到語言的真正內涵,後來反而會被語言的歧異性所害。
編按:本文取自《教改e點靈》廣播節目,由人本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馮喬蘭主持,每週一至週五晚上十點十分至十一點,於教育廣播電台全國聯播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